更新時間:2021-10-10 18:38:23點擊:
茶最終還會由藥到食,重新恢復茶的悅志、不寐、以預防保健為主的本來面目。
在清代以前的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中,雖然沒有收錄“茶”,也沒有“茶解七十二毒”的記載,但是,這并不會影響到茶能解毒的正確性。我們知道,茶之滋味的苦,決定了茶的寒性。茶能解毒,首先體現(xiàn)在茶能以寒勝熱,可以祛除熱毒;咖啡堿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,加快體內(nèi)有害物質(zhì)的排出速率。其次,茶是堿性的,可以中和體內(nèi)的酸性物質(zhì)。第三,茶能殺菌、消炎、抗輻射,可以通過沉淀作用,祛除體內(nèi)的鉛、鉻、汞等重金屬的毒害。
在遠古時代以及中醫(yī)傳統(tǒng)中,曾經(jīng)藥、毒不分。西漢以前,將“毒藥”作為一切藥物的總稱,故《周禮·天官冢宰》中,有“醫(yī)師掌醫(yī)之政令,聚毒藥以供醫(yī)事”的記載。古人意識里的“毒”,是廣義的,旨在說明藥物的偏性程度。藥之所偏謂之毒,并非我們今天所講的、有毒害作用的狹義的“毒”?!饵S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有“毒藥攻邪,五谷為養(yǎng)”的記載。明代張景岳《類經(jīng)》也講:“藥以治病,因毒為能,所謂毒者,因氣味之偏也?!薄安≡陉庩柶珓俣??!薄按蠓部杀傩鞍舱?,均可稱為毒藥,故曰毒藥攻邪也。”
“荼茗久服,令人有力,悅志。”基本可視為古人最早對茶葉功效的認知,也是經(jīng)陸羽《茶經(jīng)》確認過的最早記載。茶宜常飲,使茶湯的藥理成分,在人體內(nèi)長期保持適當?shù)姆€(wěn)定的有效濃度,就是“荼茗久服”的意義。只有久服,茶的保健和藥理作用才會見效。持之以恒,待以時日,茶葉中富含的鉀,會使肌肉有力;咖啡堿等物質(zhì)會使血液循環(huán)增強,并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,所以“令人有力”。而生物堿的興奮作用、茶氨酸的鎮(zhèn)靜作用以及芳香物質(zhì)的醒神作用等等,協(xié)同共濟,使茶表現(xiàn)出良好的曠心怡神、四體同泰的“悅志”的功效。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古人最早對茶的認知,并沒有涉及更為深刻的藥用,仍僅停留在體驗式的愉悅感受層面。
東漢末年,華佗在《食論》中認為:“苦荼久食,益意思?!比A佗強調(diào)的也是久服,從此以后,茶的藥用濫觴肇跡。茶的苦,主要是咖啡堿的滋味,常飲苦寒瀉火。心主神志,心火清則頭目明,提神醒腦。特別是茶氨酸,降壓安神,有促進大腦功能和神經(jīng)生長的良效。二者一陰一陽,相互抑制,共同構(gòu)成陰陽平衡的兩個方面。二者協(xié)同促進思考,改善記憶,故能“益意思”。一陰一陽之謂道,咖啡堿與茶氨酸二氣相感,構(gòu)成了茶之大道的物質(zhì)基礎。
在茶療的文獻中,被引用較多的是張仲景的“茶治膿血甚效”,這純粹是后人的穿鑿附會,子虛烏有。在張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一書里,我始終查不到對茶的任何記載。茶治熱毒下痢的方子,出自唐代著名婦產(chǎn)科專家昝殷的《食醫(yī)心境》,其中記載:“以好茶一斤,炙搗末,濃煎一、二盞服。久患痢者,亦宜服之。”這段記載的出處,也并非是很多人認為的孟詵的《食療本草》。對于痢疾,中醫(yī)認為是內(nèi)傷飲食不潔、外感濕熱疫毒所致。因此,茶的苦寒燥濕、瀉火、解毒、殺菌等綜合作用,對于痢疾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。昝殷的這個處方,為后世的姜茶配合治療痢疾,提供了很好的思路。
從東漢一直到公元659年的盛唐,蘇敬主持編纂的官修《唐本草》,豐富并增加了茶葉的藥效,他們并沒有機械地把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的“苦菜”和茶葉混為一談,而是很嚴謹?shù)匕巡枞~列為木部上品,把“苦菜”列為菜部的卷下,由此可知,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記載的“苦菜”并非是指茶葉。這也是除陸羽之外的更有力的證據(jù)之一。
《唐本草》是中國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藥典,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,也是中古時期中國中醫(yī)藥學發(fā)展的里程碑。據(jù)《唐本草》記載:“茗,苦荼。茗,味甘苦,微寒無毒、主瘺瘡,利小便,去痰熱渴,主下氣,消宿食。下氣消食,作飲,加茱萸、蔥、姜良。”《唐本草》對飲茶的建議是:“作飲,加茱萸、蔥、姜良。”這為唐代煮茶、煎茶時,添加辛溫的調(diào)料以平衡茶的苦寒,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。之后,唐代孟詵的《食療本草》寫道:“茗葉利大腸,去熱解痰,煮取汁,用煮粥良。又茶主下氣,除好睡,消宿食,當日成者良。”孟詵對茶的認識,與《唐本草》比較,增加了清熱利大腸、治療便秘以及興奮提神的功效。孟詵記載的制茶“當日成者良”,一直影響到近代。這也是古人不接受紅湯茶的根本所在。
公元739年,大醫(yī)學家陳藏器,在《新修本草》與《食療本草》的基礎上,對茶的認知又增加了重要的觀點。他在《本草拾遺》寫道:“茗、苦茶:寒,破熱氣,除瘴氣,利大小腸,食之宜熱,冷即聚痰。茶是茗嫩葉,搗成餅,并得火良。久食令人瘦,去人脂,使不睡。”陳藏器首次提出了茶“去人脂”的減肥功效。尤其是他的飲茶宜熱的觀點,值得借鑒,令人深思。飲茶宜熱,當然也不能過熱。我們知道,茶湯剛剛傾出的溫度,一般為85℃左右。人體的食道粘膜比較脆弱,對溫度不太敏感,其最高耐受溫度為50℃~60℃。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gòu)認為:常飲65℃以上飲品(如咖啡、茶等),反復燙傷食道粘膜,可能會引發(fā)食道癌。因此,健康合理的飲茶溫度,最好不要超過60℃為宜。
飲茶宜熱無灼灼,同樣也需寒無滄滄,這是非常重要的中醫(yī)食忌理論。以茶湯之熱來平衡茶的寒性,暢發(fā)茶香,去性存用,方能得茶之妙。如果常飲冷茶,會使?jié)駳庠隗w內(nèi)積聚,容易造成痰濕體質(zhì)。李時珍曾高度評價陳藏器:“自本草以來,一人而已。”陳藏器,這位八世紀最偉大的藥物學家,其對健康飲茶方式的忠告,在今天聽來,仍是振聾發(fā)聵,發(fā)人深省的。
關于“諸藥為各病之藥,茶為萬病之藥”這一對茶的重要論斷,諸多傳說都認為是語出陳藏器,我詳細查閱過他的《本草拾遺》,遺憾的是,在原著中沒有找到該段論述。查閱不到,也是事出有因的。因為陳藏器的《本草拾遺》,原著曾有十卷,早已不知佚于何時。而我們今天讀到的《本草拾遺》,是近代才從《醫(yī)心方》、《開寶本草》、《嘉祐本草》、《證類本草》等古籍中搜理出來的。
日本的榮西禪師,在他的著作《吃茶養(yǎng)生記》里寫道:“《本草拾遺》云:貴乎茶哉,上通諸天境界,下資人倫。諸藥各治一病,唯茶能治萬病而已。”日本的榮西禪師,曾于宋代兩度來到中國,把中國佛教的臨濟一宗和飲茶文化帶到日本,被尊為日本的茶祖。從榮西禪師的著作里,尚能看到《本草拾遺》某些遺存的影子,是我們的榮幸。今人不見古時月,或許榮西禪師在宋代讀過此書的原始版本,否則,以榮西禪師所居的歷史地位和作為出家人的嚴謹而不妄語,他是不會隨意引用此論的。
作為中藥大多都具有偏性,或寒或熱。中醫(yī)治病的依據(jù),就是利用藥物的寒熱偏性,去調(diào)整身體的偏熱偏寒,通過糾偏使之達到陰陽平衡,“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”。因此,藥為各病之藥。也就是說,藥都是針對某一種疾病的。那茶為萬病之藥,又當如何理解呢?這并不意味著茶,可以治療具體的一萬種病。它的內(nèi)涵是指,通過合理飲茶,能夠預防人體可能發(fā)生的形形色色的多種疾病。防微杜漸,飲茶突出和強調(diào)的是其獨特的預防保健作用。其重大意義,類似于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的偉大之處,洋洋灑灑數(shù)十萬言,它只記載了13個很簡單的藥方,其治病理念,并不主張藥在病先。上古之人的智慧與胸襟博大,就體現(xiàn)在這里。他們意識到人類的諸多疾病,是完全可以靠自身的機能去調(diào)節(jié)痊愈的,故不主張服用太多的藥物,正如“上醫(yī)治未病”。他們通過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一書,系統(tǒng)闡述了樸素的自然與生命哲學,傳遞給眾生的,是一種養(yǎng)生、貴生的更高層次的生活理念,防患于未然。掌握了正確的健康喝茶的精髓,通過預防和保健作用,可以悄無聲息地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(tài)。如《素問·四氣調(diào)神大論》所講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,此之謂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乎。”古人這種高尚悲憫的預防理念和養(yǎng)生智慧,與當前以賣藥為主的西醫(yī)治療方式,是截然不同的,“下醫(yī)治大病”。
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,盡管在諸多古籍中,列舉了很多關于茶的藥效,但是,我們同時也能看到,茶幾乎沒有作為一個單方,去明確有效地治療某一種疾病的,所以,茶并不完全屬于藥的范疇。盡管歷史上茶的發(fā)展,曾由食到藥,藥食并用過,但是,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,茶最終還會由藥到食,重新恢復茶的悅志、不寐、以預防保健為主的本來面目。茶并不能代替藥物治療,這是作為現(xiàn)代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常識?;疾∑陂g,一定要及時地去調(diào)理、治療,不能貽誤病機,使小疾轉(zhuǎn)成危篤。等疾病痊愈了,再去充分地調(diào)整自己的身心、味蕾,愉悅自在地享受品茗之美。飯軟茶甘萬事忘,一種馨香滿面熏,這才是科學的養(yǎng)生祛病理念。